08

2020-05

安徽工人日报:裴维勇:勇于"亮剑"的机械巧匠

新闻来源: 安徽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时间:2020-05-08

4月28日,全长10004米的涪(陵)秀(山)二线铁路新白沙沱隧道无砟轨道顺利完工,提前3天打通了管段的铺架通道。这是裴维勇职业生涯的又一项新记录。

裴维勇,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高级技师,“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30多年来,他和同事们一起攻克了20余项技术难题,推广先进操作法10余项,研发的“高稳定性的双斜塔式斜拉桥”“新型螺旋式洗石机”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拦路虎”的新克星

“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敢于亮剑,善于斗争。”裴维勇最欣赏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

2006年,位于银川的太中银铁路黄河特大桥基础施工遇到了流沙,成为阻碍施工进度、影响施工安全的“拦路虎”。裴维勇当时是一名吊车司机,主要负责钢板桩、钢护筒的安放施工。流沙影响工期,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解决问题,他跑遍临近工地,观摩别人的施工方法,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再对比翻阅专业书籍,最终设计出钢板架,将原来需要两台吊车的钢板桩喂桩减少到一台,降低了大型设备集聚带来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功效。针对流沙淤泥造成的钢板桩施工难问题,他和工友通过提前清理锁扣处淤泥等杂物,并涂抹黄油,有效防止了钢板桩缩合不密实、安装速度慢等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

2009年8月,杭州东站扩建工程开工,负责钢筋笼吊装作业的裴维勇发现,27米的钢筋笼分2节单钩吊装,钢筋笼很容易变形,有时还会彻底报废。他经过仔细研究,最后建议改成3节,用吊车大小吊钩配合的方法吊装。方案实施后,不仅解决了原来吊装方式存在的质量隐患问题,还加快了钢筋笼安装速度,使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8%,节约了约200万元的人工费。

老“专家”遇到新问题

近十年来,中国基建迎来新一轮现代化改造升级,信息化、智能化被广泛应用到行业各环节。已经年近半百的裴维勇,也面临着知识和技能迭代的考验。

在负责织(金)毕(节)铁路搅拌站工作中,站长裴维勇就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原来的混凝土生产主要靠经验,人指挥设备;现在全是信息化、自动化,人受制于设备。”面对知识和技能的鸿沟,裴维勇利用工作间隙的每一分钟,全身心扑到知识能力更新上,恶补搅拌站信息化相关知识。同事们看到裴维勇经常跟在前来调试的工作人员后面,耐心看,详细问,把每一个环节、每一处响应机制都搞清楚、弄明白,回来再反复琢磨。很快,他就系统掌握了搅拌站信息化运行的原理,不但能够循着原理减少和避免报警次数,还带领其他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条件下搅拌设备的各处响应部位进行优化改造。他对涪秀、哈牡、玉磨等铁路项目的搅拌站不断进行小改小革,提升了称量系统的精度,延长了搅拌站皮带输送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了搅拌站的噪音污染。

创新精神有了新传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7年,在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二公司工会的支持下,裴维勇组建起“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组建创新平台,把他在创新创效中的研发优势放大。

团队成立后,裴维勇带领大家围绕施工中的重点、难点环节,开展了一系列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管理创新和课题攻关等探索实践活动,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在现场应用。工作室研发的“具有高稳定性的双斜塔式斜拉桥”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在双斜塔式斜拉桥上设置了支撑结构和斜杆,极大地提高斜拉桥的整体稳定性,增加了主梁的抗扭刚度和悬索桥的抗风能力,有效地延长了斜拉桥的寿命。研发出的“新型螺旋式洗石机”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振动式洗石机将原材料在喷水管下不断振动、翻转、翻滚,使原材料脱水、清洁效果好,输送快捷,节约了人力物力,该成果在石(家庄)济(南)铁路、苏(州)(无)锡常(州)太湖隧道等项目得到了推广应用。“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被中国中铁工会授予“五星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35年来,裴维勇先后参建过京九、武广、太中银等25项国家重点工程和“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工程,其中京九铁路阜阳枢纽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新广州火车站荣获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奖,浏阳河隧道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他个人分别被安徽省、江苏省、苏州市授予“十大能工巧匠”、“企业首席技师”、“高技能突出人才”。2019年9月,裴维勇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贡海斌项建)

上一篇:齐鲁晚报:五一节: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综合管廊项目迎来 “百
下一篇:贵州日报:埋头苦干
点赞()
2023招聘

农民工专题

集团网群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