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
新闻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时间:2010-12-02
一家企业的项目部专门为已婚职工准备了“家属房”,让一家人团聚在工地。个别单身职工对此却心存抱怨:认为挤占了自己的居住空间,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职工家属能否到工地“安家”?
■新闻事件
今年11月初,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六公司柳州双拥大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夏亚飞的爱人,开心地拿着项目部“家属房”的钥匙,带着孩子陪同丈夫在工地“安营扎寨”。
据了解,该项目部共有职工70余人。自去年5月进场伊始,考虑到部分已成家的技术及管理骨干职工同亲人两地分居,互相牵挂,在进行驻地建设时,就特意规划出6间“家属房”,供职工家属来工地“安家”使用。
这一举措为成家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们免去了两地相思之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受到了广大职工热烈欢迎。
职工家属陆续来工地“安家”,一些单身职工也生出牢骚:一是认为项目部原有驻地有限,家属们长期居住,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单身职工的居住空间,给大家生活带来不便;二是加大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担心食堂的饭菜质量难以保证;三是职工家属使用了水、电等资源,增加了项目部的日常开支。
项目部党委书记彭涤飞了解到这些意见后,逐个来到单身职工身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安家”的意义,疏导思想情绪。他的话朴实而动情:“这些老大哥们都是你们工作上的导师、学习的榜样,要多些理解和体谅。你们将来也要娶妻成家,等到你们有了爱人孩子,一样也可以来工地‘安家’。”
针对部分单身职工的意见,项目部党委还做了三项改进。一是给每个单身宿舍添置了美观实用的立体货架,用于整齐摆放各类生活用品,既节约了宿舍空间,又增加了时尚气息,得到青年职工的喜爱。二是根据食堂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在绩效考核时予以倾斜,提高工地“厨师”收入,调动其积极性,保证饭菜质量。三是为每间“家属房”安装了电表、水表,并给予一定的使用量,对超出部分收取费用,不仅降低了项目开支,也使大家做到节约用水用电,节能减排。
职工家属到项目部“安家”后,成家职工以极大的热忱投身工作,保证了工程进度的稳步推进。公司重困户职工、项目安全防护员杨天才的爱人在外地打工,项目部党委主动“邀请”他爱人到项目的“落户”,并把她安排在项目部食堂任帮厨,真正在项目部“安了家”,杨天才更加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岗位上。
逢年过节,“嫂子们”欢声笑语地为大家包饺子、做点心,平时还为单身职工织毛衣、为项目部修剪花草,使原本枯燥的工地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和谐。
看到这些变化,项目部党委书记彭涤飞笑了。职工家属到工地“安家”,明显取得了稳定职工队伍、调动工作积极性、构建和谐项目的良好效果。
这步“棋”走“活”了。今年,项目部在原有“家属房”已经住满的情况下,又在驻地附近村庄再租用一栋二层楼房,使两户职工家属成为项目部的“新居民”。 (高洪全 齐晓文)
■编辑点评
让简单的幸福更近点
幸福其实很简单。对大多数男人来说,“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写照。可是在建筑施工行业,众多建设者撇下妻儿老小,四海为家,常年奔波于工地,这种简单的幸福都离他们很远。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企业管理者要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重视员工所关注的问题,所面临的困惑。倘若企业用僵化的方式来“棒打鸳鸯”,或许员工只有选择一走了之。反之,像文中企业那样,在这方面细致考虑,为已婚打工者安排“夫妻房”,就会让员工感受到人文关怀和温暖,这对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大有裨益。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离不开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文中企业的实践证明,只要企业用心,“小善”就能让员工很幸福。
很高兴地看到,“夫妻房”在越来越多的工地上生根,有更多的普通员工享受到这份简单的幸福。
另外,设置夫妻房也不应该对企业做任何硬性的要求,也不宜纳入企业考核的指标,而应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调查研究和自愿的前提下由企业自主实施。(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