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
新闻来源: 《工人日报》(2015年10月02日 03版) 浏览次数:时间:2015-10-02
甘百文离开九江去安哥拉是2008年10月的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这个城市似乎还没有从沉睡中醒来,领导、同事、好友、鲜花和掌声……
多年以后,甘百文仍然能依稀记起那个早晨的送别仪式,简单而热烈,冲淡了即将远赴非洲建设工程的茫然和隐忧。
“没到安哥拉之前心里没底,这担忧,那担忧,到了之后发现施工条件其实很好,外部干扰很少,前期临建干得很顺利。”话锋一转,甘百文又补充道:“然而好景不长,工作面一打开,问题接踵而至。”
正当准备大干的时候,项目突然接到通知,国内劳务人员因签证等问题短期内无法大量到达安哥拉满足施工需要。 作为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五公司安哥拉项目党支部书记,甘百文说自己更像一个协调员,大事小情,哪里推不动了,自己就出现在哪里,而前期最棘手的事情,是解决项目劳动力问题。
甘百文开始大量走访在安中资公司,学习他们本土化管理经验,在充分调查和分析周边劳务市场后,甘百文建议引进安籍劳工。
项目领导班子专题讨论会上,有赞成的,认为不仅可以解燃眉之急,也可以大大降低劳务成本;也有反对的,雇佣安籍劳工,以前没有成熟的经验,语言沟通也有障碍,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差异等问题,困难重重……
甘百文力排众议,“我是‘班长’,我来担这个责任,有困难可以克服,眼下国内劳务人员过不来,缺口太大,工期不等人。” 当地劳工很快招收到位,甘百文带着翻译耐心细致地宣讲中国管理理念,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都亲自把关,终于本土化管理迈出第一步,安籍劳工绑起了第一根钢筋、垒起了第一块砖。
但问题并没有结束,安籍工人要求工资日结。
“我们从不拖欠他们的工资,但是工资日结有一个问题是,今天他们来十个人,拿完工资回去喝啤酒,消费,但明天可能只有四五个人会回来,有时候甚至更少,有些人间歇离开,又断断续续回来,我们无法约束他们。”
“最早我们提出一个月一结,完全无法想象他们惊讶的表情,根本就没得商量,后来我们慢慢提出三天一结,一周一结,半月一结,最后一月一结。开始我们承诺给予他们一些额外的奖励,慢慢的,他们也发现,一月一结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突然领到了一笔不小的收入,可以给家里置办一些较大的生活器具,甚至可以带家人去旅游,当地劳务工人很少存钱,有钱他们就会去消费,最后他们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一月一结的支付方式,我们的劳务队伍慢慢就稳定了下来。”
解决了劳务用工问题,物资匮乏的问题又出现了。
住房工程的用砖最早由砖厂预制,局指挥部统一调配,慢慢随着一万套房建工程施工面全部打开,砖厂制砖进度明显跟不上了。
“没想到安哥拉物资这么缺乏,外面一块砖都买不到,最早建设的砖厂供应量远远跟不上,我们不能指望砖厂把所有砖都给我们,在报请批复后,我们开始自建砖厂。”甘百文回忆道,“当第一窑砖烧制出来并且通过监理验收后,项目部一片狂欢!”
“然而,砖厂的故事并没有如此简单。”甘百文似乎在回忆一件过往的趣事,“住房项目成品砖是最紧急的物资,产砖、搬砖、运砖,遵循严格的流水线循环作业,哪个环节掉链子都面临停产,产、运砖属机械化作业,搬砖却只能是人力,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双休日。在非洲大陆,宗教信仰无比虔诚,双休日过礼拜是安哥拉沿袭多年的传统习惯,他们要是回家了,砖的产量在那二天将变成空白。”
很快大家就自发组成了搬砖突击队。“看起来简单的搬砖真正实施起来可不是易事,需要的是体力和耐力,项目的管理人员大多是知识分子,手无缚鸡之力,又很少从事体力劳动,一晚上下来手套都磨穿了。 ”
但兄弟们憋着一股劲,光着膀子赤膊上阵,卖力地干活,包产到“户”、劳动竞赛、兄弟互帮等形式多样。这样周而复始,每周连续两晚的奋战累得有些兄弟胳膊都抬不起来。
物资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后来双休日搬砖惯例虽逐步打破,但在甘百文的印象中,非洲苍茫的夜色下,兄弟们大汗淋漓、你追我赶的场面依然记忆深刻,历历在目。
如今,安哥拉社会安居住房工程已竣工并顺利移交,甘百文说:“有一种‘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感觉,五年的安哥拉建设时光,留下太多回忆,而安哥拉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覃仁才)
《工人日报》(2015年10月02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