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
新闻来源: 中国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集团 浏览次数:时间:2018-01-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
在非洲,开通运营近5个月的蒙内铁路,承载着肯尼亚人的百年梦想疾驰前行;
在欧洲,通车近3年的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气势恢宏,构成多瑙河上又一道风景;在亚洲,喀喇昆仑公路如“天路”般,畅通了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对外经济生命线……
在世界各地,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铁路正成为中国对外的一张张亮丽新名片,这背后离不开中国交通企业建设者的辛勤付出。本报特选取部分企业和重点工程,展示中国企业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做法和经验,展现建设者的风采和智慧。
二航制造一流品质 中国桥梁闪耀世界
肯尼亚蒙内铁路旁,数以万计的野生动物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迁徙。蓝色多瑙河畔,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一架飞虹。波涛蔚蓝的马尔代夫,来往游客见证着中马友谊大桥的成长。这些项目虽相隔万里,但背后都蕴藏着同一标志——中交二航局制造。
1982年,中交二航局首次迈入海外市场,成为国内几家最早涉足海外施工的企业之一。随着近年来企业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交二航局踊跃加入“走出去”企业大军,充分运用“桥品牌”和技术优势“出海”,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非洲、南美洲等的24个国家和地区,共承接海外项目91个,合同总额超80亿美元。
中交二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世峰介绍:“二航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大放异彩,得益于我们将‘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移植到海外市场,通过企业精神的践行,将‘打造品质工程’变成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一张名片。”
准确定位 技术拔得头筹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利突围?中交二航局的海外业务找准了定位,他们重点布局、牢固根基,通过差异发展、品牌定位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中交二航局先后参建各类桥梁300余座,其中跨江、跨海大桥100多座,跨径超千米大桥13座,“桥品牌”也逐渐成为中交二航局占据技术制高点的法宝。尽管如此,也有部分国家对中国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实施工艺持有怀疑态度。
杰出的产品能够让疑虑不攻自破。作为中国建筑企业在欧洲国家承建的第一个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肩负着“第一张名片”和“标杆项目”的重大使命。重压之下,中交二航局将此项工程完成得优质高效。2014年12月18日,大桥建成通车,时任塞尔维亚总理亚历山大·武契奇出席剪彩仪式时说:“这个项目是塞尔维亚近20年来,第一个在预算范围内按时且优质完工的大型建设项目。”
执著坚守 实力收获赞誉
随着“桥品牌”走向欧洲,中交二航局的实力也被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截至目前,世界已建成的十大跨径悬索桥、斜拉桥、跨海大桥中,中交二航局分别承建了其中的3座、4座、5座。
2015年年底,中交二航局的建桥团队来到马尔代夫,挑战被当地人称为“恶魔之海”的噶杜海峡。在珊瑚礁上建桥,是许多发达国家建筑企业都未敢涉足的工程。从2016年5月到12月,中交二航局的建设者们在200多天、不到200个小时的窗口期内完成了主桥所有临时栈桥钢管桩和35根大直径钢护筒施沉,将一根根“定海神针”深嵌于印度洋中。马尔代夫驻华大使费萨尔·穆罕默德参观施工现场时说:“我对工程建设速度感到非常惊讶,这么大一项工程在如此短的工期里取得如此成就,马尔代夫人民感谢你们。”
承担责任 企业赢得尊重
2017年5月31日,肯尼亚蒙内铁路建成通车,内罗毕到蒙巴萨的火车时间由12个小时缩短至4.5个小时。初到非洲,中交二航局的工作人员承受诸多误解,但随着项目属地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建设者们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和信赖。
通过不断摸索,蒙内铁路项目部建立健全了员工属地化管理制度,形成一个包括公开招聘、合同签订、培训教育、薪酬待遇、劳保福利、生活管理、文化活动等在内的系统化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员工属地化管理工作稳步、持续、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交二航局在海外聘用当地劳工、当地专业分包商,国际化采购等占比均为工程总造价的40%左右。
“在海外项目建设过程中,除了展现产品本身的‘硬实力’外,我们同样注重彰显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中交二航局总经理由瑞凯介绍。在蒙内铁路项目,中交二航局成功救援被困野生大象,收到了肯尼亚大型动物基金会负责人发来的感谢信。在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项目部每个月都组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如今,中交二航局的海外产品结构日趋合理、海外市场范围不断拓展、海外营销布局日益完善、差异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未来,中交二航局将进一步挖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陈嘉伦 谭炼)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
中国标准
强化标准融合 实现优势共建
近日,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在马来西亚关丹举行开工仪式。这项合同总额约550亿马币的工程,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最大单体项目,在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地区都备受关注。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起点为吉隆坡北部的鹅唛,终点为吉兰丹州的瓦卡巴鲁,线路全长688公里,是采用中国国家一级客货两用标准建设的电气化铁路,客运列车设计时速为160公里,货运列车设计时速为80公里。线下土建部分采用马来西亚及其他国际标准,线上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工程桥隧比约33%,其中,高架桥梁约100公里,隧道约65公里。
据介绍,这一项目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三高、三大、三难”。“三高”是指该项目的国际关注度高,设计技术标准高,安全质量要求高;“三大”是指该项目的规模庞大,风险巨大,时空跨度大;“三难”是指项目涉及的征地拆迁难,国内参建人员进入难,各方组织协调难。
针对这些特点,中国交建项目团队已经提出了详细的建设指导思想:立足中国技术基础,项目实施过程中着重引入中国先进技术、优质装备和充足的资金作为项目顺利实施的后方保障。强化中马标准融合,马来西亚在项目实施、工程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实施能力,该项目将充分发挥中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马方独具特色的基础设施实施优势,在建设施工中考虑马方的专业实力,发挥其比较优势,双方共同建设、和谐发展。突出中国交建特色,吸取其承建的南海工程、蒙内铁路、港珠澳大桥等特大型项目的优秀管理经验,利用中国交建高标准的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打造具有中国交建特色的马来西亚东部沿海铁路施工管理体系。
中国交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起涛表示,中国交建把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作为“头号工程”,将集中最好的资源,投入最大的精力,发挥最强的优势,科学管理、质量为本、确保安全、诚信履约,全力以赴为当地民众提供一条技术领先、绿色环保的高标准铁路。
据悉,在做好项目的同时,中国交建还将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项目开发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超过8万个;在运营期将稳定提供6000多个职位,并将通过“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计划”,为马来西亚培养3000多名铁路建设和运营人才。(特约记者 张曦 通讯员 唐振)
东帝汶苏艾高速公路
属地化管理
手把手教学 一对一传授
东帝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之一。由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海外)和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营体,特别是中铁一局员工组成的建设主力军,跨越重洋,远离祖国和亲人,正建设着该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东帝汶苏艾高速公路。他们用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助力东帝汶迈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高速时代”。
东帝汶苏艾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30公里,为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至120公里。负责施工的二分部安质部部长肖仪伟介绍,东帝汶技术工人缺乏,而且当地劳务人员缺乏安全常识,刚开始上工地都是赤脚干活,也不戴安全帽。
面对这种情况,中铁一局以属地化管理为抓手,选拔国内优秀的项目技术管理人才带班,通过架子队、班组建设等模式,带领东帝汶劳务人员学规范、学技能。他们积极发扬“传、帮、带”的中国企业精神,招聘一批,教会一批,始终让外籍员工学有所得、在实践中提高。
一位叫阿波罗·迪尔的当地劳务人员说:“中国人手把手地教我们学东西。”今年34岁的他要抚养4个孩子,来项目之前长期没有工作,生活压力巨大。通过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手把手教学、一对一传授,如今,阿波罗·迪尔已经能熟练掌握全站仪、水准仪、中海达GPS等仪器,并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项目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目前,以三分部为例,该分部200名员工中,东帝汶劳务人员占全体参建人员的80%。
据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海外与中铁一局组成的联营体,为东帝汶培养了像阿波罗·迪尔这样的劳务人员近千人,他们中有的人掌握了工程测量技术,有的人学会了机械操作,有的人学习了高标准的桥梁施工规范……同时,有很多在苏艾高速公路上工作的东帝汶劳务人员盖起了新房子,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史飞龙 赵海)
阿尔及利亚甘塔斯隧道
中国技术
技术先行 样板引路
近日,历经6年多的攻坚克难,由中国铁建中土集团(简称中土集团)联合体承建的阿尔及利亚第一长隧道、北非地区最长隧道——甘塔斯隧道即将迎来全线贯通。
甘塔斯隧道是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至奥兰铁路55公里新线及既有线改造项目中的重难点工程,同时也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该隧道设计为分离式双洞单线隧道,左线长7335米,右线长7346米。这条隧道被称为“三极”隧道,地质围岩状况极差、地应力极高、膨胀性极强。
由于该工程项目监理单位多为欧洲监理公司,造成了项目前期施工单位与欧洲监理公司在设计施工理念上的碰撞,前期设计审批推进困难。面对迟迟无法开工的困境,联合体与一分部开动脑筋、主动求变,果断决定“斜井先行、样板引路”,以斜井施工为试点,通过斜井样板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用事实说服监理公司,来推动隧道正洞施工设计的最终批复,实现正洞顺利开工。
为此,从甘塔斯隧道1号斜井正式进洞起,项目部理顺隧道施工作业程序,切实抓好精细化施工管理环节。通过项目部和施工现场的严格管理、精心组织,甘塔斯隧道斜井施工进度快速平稳,施工质量完全符合业主监理要求,让欧洲监理人员真正认识到中国企业的施工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大大推进了隧道正洞的施工设计审批进度。2011年5月24日,随着甘塔斯隧道出口左洞开始进洞施工,该隧道正洞施工全面展开。
在建设过程中,复杂的地质条件给参建团队带来不小的挑战。2013年7月起,甘塔斯隧道出口遭遇不良围岩地质段,导致已施工的初期支护出现变形问题。从9月10日开始,掌子面掘进被迫暂停。
在长达6个多月的停工期中,中土集团联合体组织各单位隧道专家集中智力、攻坚克难,他们组织专家会诊,对出口不良地质段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研讨和论证,最终确定了支护强度最高的E1R型支护体系。同时,积极与国外设计公司沟通,邀请国外隧道专家实地考察,共同研讨施工设计方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初期支护方案得到监理的顺利批复,甘塔斯隧道不良地质段得以顺利通过,为甘塔斯隧道的顺利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钟途)
故事
水车传友谊
水车传友谊。陈军 摄
由中交一公局承建的埃塞俄比亚沃尔迪亚—默克莱铁路EPC交钥匙项目,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阿法尔地区,这里自然环境恶劣,降水量稀少,加之地处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落后,当地没有像样的水井可以供水,缺水成为当地人的一大心病。
了解这些情况后,项目部与当地各级政府合作,帮助改变该地区缺水的现状。经过专业探测后,此处并无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于是项目部选择用水车替村民取水。他们抽调水车前往离项目部营地近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取水,然后再将达标的饮用水送至村落里。由此一来,当地村民们再也不用长途跋涉取河水,也不用担心饮用污染水而感染疾病。(常平)
非洲厨师“挑大梁”
“艾利斯,你做的中国菜和我们中国人做出来的味道一样,手艺真棒!”受到称赞,非洲女孩艾利斯露出了羞涩的笑容。日前,在中国铁建十四局海外公司非洲办事处开展的中外厨师技能大赛中,像艾利斯这样会做中国菜的非洲员工展现了自己的高超厨艺,获得了中国评委的一致好评。
中铁建十四局非洲办事处积极响应中国铁建“大海外”战略,秉承“促进中外友好、履行社会责任”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施工中,不但为当地建设了大量的精品工程,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当地民众走上致富路。项目部的中国厨师热情地向聘用的当地员工传授中国菜烹饪技术,培养了一批“非洲大厨”。这些“非洲大厨”结合当地风味烹调中国菜,为中外员工做出了可口的菜肴。目前,中铁建十四局非洲办事处所有项目部、仓储基地的厨房都有当地员工“挑大梁”。(张记力 文 孙照会 图)
委内瑞拉的“ZHU”
委内瑞拉的“ZHU”(左一)。
在中国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项目部驻地奥迪斯,不管是谁,都认识“ZHU”。“ZHU”就是朱德荣,负责该项目后勤工作。这位当地最出名的中国人,有点“抠”。
“吝啬”的朱师傅买卖“算盘”打得精准。后勤部的每笔采购都是朱师傅与委内瑞拉商贩的一场“斗智斗勇”,从“软硬兼施”再到“欲擒故纵”,几个回合下来,商贩们不得不对这个“小气”的中国人妥协。慢慢的,当地很多人都知道了“委铁”经理部有个“ZHU”,懂行情会砍价但人品无可挑剔。就这样,经理部的成本节约了,日常采购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而朱德荣也用最质朴的方式践行了“勤俭节约办企业”的宗旨。(王晶 特约通讯员 江龙余 文/图)